注册成为一条青花鱼吧~ 找回密码    

青花鱼养殖交流论坛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反调色制作完成前帖子被关闭,在此留下图片网址行吗

 关闭 [复制链接]
51条鱼
大采 发表于 2017-5-4 18:3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图作的很好看吧,饭桌上的冷嘲热讽,泼冷水,要打加了有人劝架,只说好的方面掩盖自己境遇不佳。
我在我家自己饭桌上就这流程好嘛?学的专业不是工作的专业,还没入职先被亲爹数落说行业不行,看看你那出息。结果他不懂,我还得给他讲(妈的都是泪)
还有那个“后来的人受欢迎”,不行,是抄的,很好笑。
52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4 18:44
大采 发表于 2017-5-4 18:30
虽然图作的很好看吧,饭桌上的冷嘲热讽,泼冷水,要打加了有人劝架,只说好的方面掩盖自己境遇不佳。
我在 ...

忍不住想翻白眼了,电影电视剧里饭桌上的戏那么多,现实中人们每天吃饭的话题即便会重复也不会天天打架吧?一场吃饭的戏,有无数种话题无数种表现形式,她却跟电影撞了几乎所有的梗,你却能空口白牙的说这个很寻常?
你家吃饭的时候次次都会进来一个亲戚在你面前耀武扬威?
53条鱼
大采 发表于 2017-5-4 18:57 | 只看该作者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4 18:44
忍不住想翻白眼了,电影电视剧里饭桌上的戏那么多,现实中人们每天吃饭的话题即便会重复也不会天天打架吧 ...

你认识我吗?真厉害。我血压高真不想理你。网上的勇者,赞赞哦。
54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4 19:01
我想说一句,黑天鹅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抄袭之作,某作者用自己的文和一部抄袭电影来作对比以此证明自己没抄袭,让我笑粗了声
55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4 19:11
而且黑天鹅导演被扒皮抄袭之后的表现和某作者如出一辙,黑天鹅抄袭今敏的未麻的部屋,人物,情节,场景乃至分镜,把未麻的部屋抄的毛都不剩了,而今敏作品爱好者扒皮只为了让导演承认他对今敏的作品有致敬,希望导演说明了他的致敬,因为今敏已去世,而导演呢,根本不承认自己看过今敏的作品,否认致敬直到现在,所以,某作者,你和黑天鹅的导演真是心之友啊!
56条鱼
破云 发表于 2017-5-4 19:25 | 只看该作者
……0.0还有这事呢?厉害了哈哈哈哈,金敏红辣椒很好看的。未麻的部屋没看。找时间看看去。
都看片儿了吗,没看的还要我放链接吗?啊~~
57条鱼
yunyunandsoon 发表于 2017-5-4 19:56 | 只看该作者
看作者的调色盘捉急,我也做了一个反驳&赞同的,作为一个很喜欢这篇文的读者,写出自己看法
58条鱼
yunyunandsoon 发表于 2017-5-4 19:57 | 只看该作者
59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4 20:05
天啊……
60条鱼
匿名青花鱼发表于 2017-5-4 20:09
看到有几层在讨论致敬借鑑和抄袭,看到一个比较有系统的分析观点,转贴一下:
(对的,我也在歪楼hhhh)

『模彷、致敬、还是抄袭!?』主要可看以下几点:

创意的普及率

 当创作的普及率、知名度不够时,
 作者蓄意不让读者知道创意来源的可能性很大
 容易被认定为抄袭。

创作者的心态

 抄袭的人不希望观众知道原着的存在,
 预期观众把自己当成创意来源
 致敬的人则相反,他们希望观众知道创意来源于别处,
 以此丰富创作本身的趣味。

创意的核心是否展现原创性

 该创作的部分可能複製了其他来源的创意,
 但作者原创的部分若更能体现其价值,
 归类为模彷比较恰当。

*以上解读来自《『模彷、致敬、还是抄袭!?』-林林冏冏 EP6》可以在YOUTUBE 上观看
 附个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kKnCENM8


我的理解:
当原作的知名度不够,被借用了群众不易发现,而作者亦未对此作出说明,期望观众把自己当成原创者,容易被认定为抄袭;
而吸取了林林总总的创意为肥料,后续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原创部分比创意来源更能体现自己作品的核心价值或展现自己的独到之处,可以归类为模彷

---分隔线---

跨界"创意来源"在原创文坛并不容易被读者发现
因为并不是所有读者都是美剧英剧电影音乐或欧美日系小说粉,就算看,也未必看同一部作品,除非真是世界级超红名作例如you jump i jump 一说出来就知道是Titanic
不说外国,不说跨界,只说同个原创文坛,只是BG抄BL已经不会被单看BG的人发现了
到被读者发现了,也有书粉拿"所佔比例"拿"模彷"拿"致敬"拿"借鑑"为下台阶

作者要下台,如果借鑑所佔比例不高,我个人觉得无须把人钉死,我只会觉得你化用得不够好,内化未够充足被人一眼发现,只要书后面全是自己的思想,建构了自己的世界,把创意来源作为肥料而不是把创意来源作为主体的大树,那作者言明就好,我可以接受,就如写论文一样
(↑以上我的个人标准而已)

但如此相像的开首,却连是否曾经借鑑或致敬都不认,灵感来源都不愿标
这是令我吓得瓜子都掉了的原因

nww最初也没要扒,只是希望作者标一下
比起借不借,敬不敬,有时旁观者更在意作者对创作和对其他人的创作的态度
尊重
这才是真正令人炸毛的原因吧
61条鱼
破云 发表于 2017-5-4 20:17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要看片儿吗。
62条鱼
鬼与马甲君 发表于 2017-5-4 2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鬼与马甲君 于 2017-5-4 20:44 编辑

在这边也说一下吧,两部作品中相同的梗不止nww所列出的五处,我粗略统计下大概有9处,除这九处外,还有两处即视感非常强,以及还有一处是nww之前略提到一下,但是我没在小说里看到所以省去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调色盘做的这么慢的原因,太多了,来不及做……

评分

参与人数 9鱼粮 +90 收起 理由
白露未晞 + 10 不說廢話,獻上魚糧(比心
Kumei + 10 温柔抚摸
陈乏善 + 10
hereiskaye + 10 温柔抚摸
ronyen + 10 温柔抚摸

查看全部评分

63条鱼
匿名青花鱼发表于 2017-5-5 01:25
看到楼里有姑娘一直在安利爆裂鼓手和黑天鹅觉得好可爱
爆裂鼓手毕竟奥斯卡,还是值得推荐的,如果要去看黑天鹅的话还是考虑一下
64条鱼
匿名青花鱼发表于 2017-5-5 01:55
歪樓安利
看黑天鵝不如看今敏的Perfect Blue(未麻的部屋/藍色恐懼)吧!

敝人認為黑天鵝裡Perfect Blue的影子太重,雖然"黑"的導演從不承認"黑"是翻拍Perfect Blue,並否認"黑"有受Perfect Blue影響但兩者相較之下......這邊"黑"是否抄襲或致敬Perfect Blue就不多說了,不是討論重點。

今敏真的是一代大師,可惜在2010年去世,留下的作品也不多,但不管是他所執導的電影或動畫都很經典啊!
65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5 17:14
单纯的问一句,什么时候仲裁?
66条鱼
鬼与马甲君 发表于 2017-5-6 00:4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张调色盘:开除走音乐手

http://i4.buimg.com/1949/0f386768ec90d620.jpg
不记得多大的图了,应该也有8、9M
最后所添加的细节,主要为相似的分镜和情节安排,具体是在询问过吹号的管弦乐手后所了解到的情况。

第五张调色盘:严厉指导乐手

http://i4.buimg.com/1949/d35399b5b5e2d610.jpg
图片大小5.36M
注意音符,对话,人物动作。

还有nww提出的正副席之争等调色盘,尚未做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4鱼粮 +40 收起 理由
Kumei + 10 温柔抚摸
水方 + 10 必须表白
chocoholic + 10 辛苦默默比對做圖的太太(魚糧>。゚+.ヾ(・.
諾汪汪 + 10 温柔抚摸

查看全部评分

67条鱼
破云 发表于 2017-5-6 01:11 | 只看该作者
……半夜睡不着的看到了更新???
68条鱼
匿名青花鱼发表于 2017-5-6 02:37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7-5-6 02:44 编辑

我刚看到原文有读者长评说,小提琴手不用创口贴,因为调音会不准,
随身带创口贴并不是小提琴手的习惯,但鼓手应该有这习惯?
另外提及模仿握弓方法是不存在的,但鼓手模仿拿鼓或打鼓方式似乎可行?
没看过电影,不知爆裂鼓手有没有相似梗...
如果有的话,这些鼓手才能用的梗搬到小提琴手身上,未免太"巧合"又牽強?

69条鱼
大采 发表于 2017-5-6 0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采 于 2017-5-6 04:16 编辑

1.当指挥就是需要“独裁”的。一个乐队里,必须只有一个人做决定,指挥就是那个让每个人都服气的存在。我自己从小学声乐,参加过很多团。目前在的团的常驻指挥是前几届的中国合唱协会的副会长。你们可以去查,我说出来只是为了防止有人说我在胡说,不要在这上面作文章,谢谢各位。所谓制造紧张感,这每个团都会有,我知道不止一个团有“出错了要举手说我错了”这样的规定。这就是指挥在立威严的过程,他们本意不在寻找到底谁错,是在逐渐确立地位,同时也是给队员一种刺激,降低不必要错误的刺激。这是个训练过程,很平常。
再者,排练时的气氛,与大家翻谱的节点。我该如何形容呢?任何指挥,就算没啥脾气很温和的人,他的团,都能做到起势前准备全员静音(这个静音必然带着紧张感的,因为演奏就快开始了,甭管是排练还是实演),这是身为队员的基本。指挥进屋,就算是不严肃特活泼的团,都会安静。原因就是“指挥来了”。这真不是什么值得特别强调的点。
回到角色上,因为攻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他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团有这样的气氛是自然的。因此姑娘你这次更新的第一张图,从我眼里看不成立。只要是有指挥的团,翻谱就位,氛围,很平常,而且动作上,指挥就那几个动作,除非他是谐星,起势都是控制在某个范围内的。
顺便,我大概能懂你的既视感的产生。电影,就算他的剧本再精制,抓眼球,但它仍是生活的,它衍生出的形象高于生活,但超越不了。如果这乐队摊上这么一指挥,那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不是这个剧本的独创,可以说是该编剧了解过乐队后做的艺术性描写,为了让有限的电影时间表达更多的东西而已。然后不态懂把倒水和手心出汗摆出来对比是为何。
所以排练这张图,你并不能说服我。

2.单独指导。我看的不细,但你把师生之间对话的回合作比较,个人认为有点歪。
一个,有名望的老师,脾气不会很小。因为音符的东西是基本,是课下就该解决的个人问题,这样排练和指导才会讲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抠声音技法表达等其它东西。对话一问一答很正常,乐手发现不了错误,指导者继续问很正常,发脾气也很正常。你的点在于,他们的回合制雷同。老的那个爆的雷同。那么,假如作者多写了一个寻问的来回,你这第二张图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多了一回合才找到错在哪)?你总是想要跳开所有剧情,以及前因后果去比对。
作者写东西,有他当时情景的考量,有角色个性的塑造,有节奏把控的需要,有埋线的设计,我觉得怎么写都不会比现在要好了。如果作者为了避嫌就不会有这种效果,当然很可能作者写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想起来鼓手有这情节。你熟,是因为你喜欢这电影,和这几天一直在看。
你要偏觉得这是抄,我也无话可说。

之后还有些话,写了又删了,不想打架。仅为一个了解一点乐队和指挥的参与者的观点。当初点近去看就是因为是音乐题材的。我因为工作问题文章没有都看完。不想代表什么,和作者也没关系。只是想着要说点话,省得这贴子锁了就没机会说了。

70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08:01
大采 发表于 2017-5-6 04:13
1.当指挥就是需要“独裁”的。一个乐队里,必须只有一个人做决定,指挥就是那个让每个人都服气的存在。我自 ...

你和作者以及很多为作者狡辩的人犯了同一个毛病,就是总在强调:这个细节很常见、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而完全没有不在意这些细节与鼓手的过程甚至是排序完全一致。
我们写命题作文,题目可能都一样,比如都写音乐指挥进来之后,10个人就会有十个写法,怎么可能出现两个完全一致的?
上面就有一个人说,我家吃饭就天天吵架啊!但是每次吃饭都会出现一个扫兴亲戚吗?
你说指挥都很严厉,但是都天天会开除乐手吗?

为什么【连环】撞梗而且都是撞同一部电影已经这么明显,你们还能说这只是巧合?还能为作者开脱?不过是因为你们预设了作者不会抄袭的立场,所以才会各种狡辩。
71条鱼
匿名青花鱼发表于 2017-5-6 08:35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7-5-6 09:46 编辑

(回69楼)

于千万作品之中撞上你所撞上的梗,于千万年之中,创作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多一点,也没有少一点,刚巧撞梗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这样写吗?”

请问以上,我是原创是二创是改编是借鉴还是抄袭?噢,还有致敬呢~



如果能幸运被判个二创或改编或致敬,那是因为张爱玲在文坛名气大
当我把它同样用文字的方式呈现,我一说大家便知道原话是张爱玲的

哪怕我再把话中的idea 扩写和改写多一百字,都是从相同的骨骼上生出自己的肉来
可骨还是它的,只是披了层皮,不易被人看出来

如果这句话没名气,我也没标注改自张爱玲,没读过张爱玲的便会以为这是我创作的
这便是为何有争议的原因了

旁人看着眼熟觉得我的骨是张的不是我的,他们努力证明我的骨不是我的;
我却说我的肉是我的,我说创作张说爱情,天大的不同!骨,人人不都那206块嘛!来来去去差不多!

【原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裡,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裡吗?” 《爱》──张爱玲】
72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09:05
作者自己在微博上发表过一个长微博里提到自己借鉴了爆裂鼓手啊,现在为什么致敬借鉴抄袭三者都不承认了好奇怪,后来这条长微博作者自己删掉了,难道就我看见过吗,4月17号发的那条申辩自己没有借鉴唇枪的长微博,里面有说自己借鉴了《爆裂鼓手》没有借鉴《唇枪》……

现在为了推掉抄袭《爆裂鼓手》的嫌疑又往另一部电影上推啦?
73条鱼
匿名青花鱼发表于 2017-5-6 09:15
许执言汪地一声 发表于 2017-5-3 21:03
我要改变观点了…捂脸
首先解释我所说的“引用著作权法”内容。
因为对相关问题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去询问了 ...

秘技:反复横跳
74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09:44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09:05
作者自己在微博上发表过一个长微博里提到自己借鉴了爆裂鼓手啊,现在为什么致敬借鉴抄袭三者都不承认了好奇 ...

天啊,那人是人格分裂吗?
75条鱼
破云 发表于 2017-5-6 10:04 | 只看该作者
不论哪一方,你们戏都很多。
76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11:12
我有点明白了,双方争吵的根源有可能在于双方的观点不一致,或者说是阅历、见识、看到过的东西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77条鱼
水方 发表于 2017-5-6 1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方 于 2017-5-6 13:07 编辑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09:05
作者自己在微博上发表过一个长微博里提到自己借鉴了爆裂鼓手啊,现在为什么致敬借鉴抄袭三者都不承认了好奇 ...


删得太乾淨,只找到快照,可能要找有存档的鱼。就算属实,也只能确定她参考过爆裂鼓手,并且习惯用这种方式撇清关係。
但是既然看过,节流程还写得这麽相似,肯定不是巧合撞多梗了。

觉得有歪楼嫌疑,把图片链结删了。
78条鱼
大采 发表于 2017-5-6 13:13 | 只看该作者
我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平常”。就我个人经历,排练时发生鼓手里那些再平常不过。我马上就要去排练,两点到晚上九点半,只有唱只有抠曲子。我们明天晚上有音乐厅演出,但不到最后我们甚了不会把一场十七八首顺一便,那是很浪费排练时间和没针对的训练。
我们指挥,从上上周开始就说不行就下场,不许上台,我们听着都紧张,但其实心里清楚指挥动真格撸人真的没有几次。准备一场音乐会,三四个月,他尊重每一位队员结束工作赶来排练,放弃三天小长假排练的劳动付出。这在我眼里就是平常。
这就是训练的一种方式。
在一个团里再平常不过,而有的人就觉得这是独有的。你电影说开除实际不开除,而我活生生参加的团,也有考核,指挥吓唬人,让人认错但大家都不愿举手(但其实已经达成指挥的目的),指挥一生气就骂人是叫驴,威胁说不让上台,我每次排练都在经历。我只能说这是一个训练方式,并不是谁特有的,能听懂吗?
如果让我去看鼓手这段,我仅仅会特别有共鸣,我会赞这个编剧很懂排练的手法,演的是那么回事。就如同我看到文章这段,我心里呵呵一笑,指挥的手段,被我瞧出来了。

我这么说,能明白我的思意吗?非核心独有内容,在现实中出现也不是小概率,看指挥脾气。
79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13:48
大采 发表于 2017-5-6 13:13
我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平常”。就我个人经历,排练时发生鼓手里那些再平常不过。我马上就要去排练,两点 ...

天呀,怎么跟你说不通呢!?即便是同一个命题,即便是最常见的情景,不同的人来描写也有不同的写法。
你信不信同样描写一个主题,都是描写考场的紧张氛围和监考严格,10个人也有10个写法?但是这篇文和电影的细节、顺序、关键点完全一致,你认为这正常吗?看抄袭从来不是看两篇文写得是不是平常梗,而且看写梗的细节是否相似好不好?
80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14:29
爆裂鼓手是很久以前看的,一直说名字我都没印象,后来看了《琴》的第一次贴文,一下子就想起来电影了,电影这一幕印象挺深的,那段文末尾的转向和暗示走向倒不一样。本身会写剧本,有时候看电影和剧会想小说该怎么写,看到小说也会想怎么改成剧本。一个故事有内核和主线,有几楼说有好几个相似点,只看了一次文不评判。一个文中的很多事件可以都是很平常的,但是顺序和细节也像就有点微妙了。毕竟讲好故事需要清晰的内核,选择写哪个事件需要有详略。对搞原创的人来说被指抄袭借梗真的很慌,我写剧本人家说这个剧情哪里演过,不管我看没看过都会害怕,也可能是我胆小比较小。看不到完结想想就难受,写文不易,好的名声也不易,写手有我委屈我不更文了的意思,读者难免会激动,另外技术渣翻不到快照,等待版主判定吧。
81条鱼
匿名青花鱼发表于 2017-5-6 15:01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7-5-6 15:02 编辑

其实就是个态度问题,你看过这电影而引发灵感写文,
或多或少有电影的影子,在文章开头部分标明下灵感来源不为过吧?
现在推翻自己说过的话,连致敬借鉴都不承认,难道是完全原创?
未免撇得太干净…尊重下别人的作品好吗?
看到独特的好梗或情节想扩写,也算人之常情,
但如果想要借鉴撞梗的地方很多,连对话分镜都很像,
最好还是标注下,别让人误以为是完全原创…
82条鱼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17:18
大采 发表于 2017-5-6 13:13
我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平常”。就我个人经历,排练时发生鼓手里那些再平常不过。我马上就要去排练,两点 ...

大概理解你的意思是这些事在练团的过程中是很常发生而外人也许不清楚会误以为这梗很独特,我也从小学音乐参加乐团,知道指挥的确会带来很大的紧张感,今天如果看到有作品表达出练团时我们感受到的氛围及压力会很感动骄傲,有种我们的日常终于被展现了的兴奋。
然而每个指挥性格习惯不同,纠正纠错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会整段拉完才调整,有的一听到瑕疵就停下;有的指挥会气到当场走人让你无所适从,有的指挥会狂重复练一段让你崩溃想跑;有的看你表现不好把你调到后面位置(一种你程度不够的意思,乐团里越强的坐越前面),再更不好把你丢到小二去(小提琴有两声部,通称小一小二,小二的谱通常较简单)。
大大或许是看到音乐题材被展现太开心所以想告诉大家这些情节正常且合理,可是当细节流程都相似的时候就值得被检视,我鼓手和琴都没看过没资格下抄没抄的判断,不过是看到音乐相关也讲述下经验> <。
83条鱼
鬼与马甲君 发表于 2017-5-7 00:01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张调色盘:正替补席之争

http://i2.muimg.com/1949/aee786d47fa64e33.jpg
图片大小9.5M


因为个人原因,之后的调色盘可能来不及制作,我会尽量试着制作比较重要的调色盘发上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鱼粮 +10 收起 理由
Kumei + 10

查看全部评分

84条鱼
破云 发表于 2017-5-7 00:03 | 只看该作者
wow,睡前有一发更新
85条鱼
千家笑语 发表于 2017-5-7 10:24 | 只看该作者
鼓手的安利已吃。虽然不爱爵士,但是片子很棒。不过从影片里也看出人和人的感观差距很大,很明显的剧情都有人误读。 不过有预感不管怎么狡辩,借鉴肯定有。喜欢cp严格的判定标准。坐等结果。
86条鱼
匿名青花鱼发表于 2017-5-8 18:31
一条鱼 发表于 2017-5-3 19:45
这位gn说的话我也有思考过。我是一条经历过66抄袭的鱼。当我有一天在逛小黑屋的时候发现李拓榴的id时,模 ...

披着马甲的大大是谁啊,说得好在理,虽然重叠的部分小,但不得不承认,失望难过,因为我也是经历了李柘榴抄袭被封的过程了,接连着两篇自己极度喜欢的文被判抄袭,伤心失望。
87条鱼
shirley96 发表于 2017-5-8 23: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青花鱼 发表于 2017-5-6 09:05
作者自己在微博上发表过一个长微博里提到自己借鉴了爆裂鼓手啊,现在为什么致敬借鉴抄袭三者都不承认了好奇 ...

我看过那个长微博,作者在里面提到很多自己借鉴(也可能是参考,不记得具体的词了)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爆裂鼓手。

本版积分规则

总版规|手机版|小黑屋|青花鱼养殖交流论坛

GMT+8, 2025-11-3 17:41 , Processed in 0.0789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