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鱼养殖交流论坛

标题: 本咸鱼渣渣聊聊自己对于写作的一些想法和练习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意大利蜜瓜    时间: 2019-1-1 02:39
标题: 本咸鱼渣渣聊聊自己对于写作的一些想法和练习方法
本帖最后由 意大利蜜瓜 于 2019-1-1 03:29 编辑

写期末报告写烦了,偷个懒
目前这个号没在长佩发表文章,不过预计寒假时会写一些东西丢上来
这帖算是整理下自己对于写作的一些想法,之后也会谈谈我看文时注意到的问题,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心得
总之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先谈谈文笔通顺的事好了,这算是比较多人在意的,虽然我也不敢说自己作品的文字肯定顺畅无比,但有个检验的思路可以分享给大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念出来”,就算很羞耻也要尝将自己写的文章念出来。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因为更仔细地阅读自己的文字,所以可以找出细节和逻辑上的错误,若是某个部分念出来怪怪的,那便着重检视那个地方,思考该如何修改。

  二,更进阶点,这能够加深文字的优美度——什么叫优美的文字?不是用过多的形容词副词去堆砌,而是能从视觉和听觉去享受它,比如柳永,对于他的词,大文豪苏东坡可是又讨厌又敬佩,嘴巴说不要却还是忍不住问友人:自己的词和柳永比起来如何?标准口嫌体正直,那么具体又是如何呢?其实苏轼是敬佩柳永之词“不减唐人高处”,且词中金句频出实在妙极,但不喜他的“俚俗语句”太多,显得平庸俗气,上不了台面,不过这不喜也是按着精益求精的文学家角度去计较的,歌女和百姓可喜欢的紧——话又说回来,既然柳永之词是偏俚俗的,那么美感又是哪里来的?

  雨霖铃有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各位可以将这句朗读出来,感受一下那画面及文字本身拥有的音韵,句子本身没有用多艰深的字词,但偏偏能让人一念再念那其中意境——“念去去”三字是去声字,调是往下的,这样的音一带出,自然不是什么平和喜乐的,有这样情绪的铺垫后,场景再出,眼前烟波千里远,就此离别,何时才能再相见?看那暮霭沉沉,又怎知南方天际之辽阔?因为视线紧随离去的友人,目送他至模糊一点,方知楚天阔,话说这“楚天阔”亦别有天地,试着念念“楚天阔”三字,会发现这三字的音,气都是往外送,是出去的,念起来十分顺畅且能带出场景画面。这就是所谓的视觉听觉双飨宴。

  当然,我们写文不必要求自己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般做到第一点就足够了,但若想要在写作方面有所进步,可以多用这个办法检验自己的文章,思考该如何让文字更有美感。

PS:与其雕琢形容词副词,不如把心力集中在动词吧,用好动词,整篇文便“活”了起来。

作者: 极地邮政    时间: 2019-1-1 21:55
非常同意。
诵读检查虽然不能说效果多完美,但却是最自然且简便有效的文笔检查法(当然对语感有基础的要求,如果语感实在糟糕,就得先读白话名著作练习了)
相较于英语名词扎堆介词当道,汉语的生命力在于动词,尤其对小说这一要求叙事节奏感的文体来说更是如此
作者: yytheteng    时间: 2019-1-6 13:09
本帖最后由 yytheteng 于 2019-1-6 13:23 编辑

赞同,我认为最好的文字都是极其口语化的,首先是嘴上美,再去雕琢形象美,大道至简,三两字气韵无穷,最后才是意境,当然要被真正成为美的文字,必然三者共存,无缺是灵,缺一是秀,缺二就是无聊无趣,似像非像东施效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得人烦。
顺嘴提一句闲扯,柳永的词我都get不到美点,我知道他的词好,知道他美,但好像真的不能入我的心,嫌他词境太过小气,用词太过温婉,较之还是喜欢苏轼的豪迈,李白的潇洒,白居易的通俗。
但无论怎么说,无论柳永还是苏轼都是用词大家,各门各派各花入各眼,每个都是英杰,百家争鸣吧,后世吃瓜。
作者: 意大利蜜瓜    时间: 2019-1-13 01:14
本帖最后由 意大利蜜瓜 于 2019-1-13 01:16 编辑
yytheteng 发表于 2019-1-6 13:09
赞同,我认为最好的文字都是极其口语化的,首先是嘴上美,再去雕琢形象美,大道至简,三两字气韵无穷,最后 ...


其实按当时的想法,柳永的词才是词2333
像李清照曾经吐槽苏轼的词根本就不是词,太过豪放,失了词的本色。比如说,你想像下:一娉婷娇美的歌女柔柔媚媚地站在舞台上,手执小巧响板,客人们喝酒,等着听歌儿放松心情,只见那笑容秀丽的歌女开口便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画面挺好笑的吧,所以李清照才觉得这不是“词”。但话又说回来,同样有许多人、包括如今的我们,都觉得苏轼的词可棒了,不仅在文学技巧上有一定的水准,思想上更是在极高的境界,甚至拓展了词的领域,使词不再只是纯粹的“诗馀”——尽管如此,当时大多数的文人还是觉得写词是件很“不道德”的事情,所以就算很多人爱写,却也不会太引以为傲——除了奇葩的柳永,仁宗指定专业写词23333觉得他的人生比他的词更有趣,而且很佩服他对词的热情。
在这里顺便提个想法:照这样看来,当时人们对诗的观感和现今的耽美小说还挺像的,有些人认为不是什么正经的东西更不是文学,但也有些人认为那也是种文学,并且拥有一定的价值。耽美小说究竟是如何?就我个人的观点,那就是文学:文学其实挺广的,不是只有经典名著才是文学,当然,作品肯定有好有坏,而通常我们会去研究了解的都是好的作品,进而认为唯有好的文章才可成为文学,然而,这个观点其实很脆弱的,文学不是一个作品,而是一个整体,就拿汉赋来说吧:汉赋多夸张华丽,尤其到模拟期时,由于无法超越前人所作,故开始大量模仿,加之汉赋“劝百讽一”的情形太多了,太多作品都只是拿来歌功颂德而无内涵,所以有批评曰:“连偶俗语,有类优伶;或窃成文,虚冒名氏。”,可想而知,那些不好的作品便不会被我们阅读,但要说那些都不是文学吗?应该比较少人会这么想吧?
所以,我觉得耽美小说确实是文学的一部分,但其具体的价值便要交由各位作者和读者去实现,最后由历史与后人评断。
抱歉突然碎碎念这么多,感谢分享想法
作者: yytheteng    时间: 2019-1-13 11:23
本帖最后由 yytheteng 于 2019-1-13 11:27 编辑
意大利蜜瓜 发表于 2019-1-13 01:14
其实按当时的想法,柳永的词才是词2333
像李清照曾经吐槽苏轼的词根本就不是词,太过豪放,失了词的本色 ...


其实书就是书,文学就是文学,不分什么优劣好坏。以前好像是听过蒋方舟还是谁说过,书籍的存在或许不是为了让人知道正确的三观是什么,而是让人知道原来还有别样的三观,而自主地去抉择什么是正确的三观。书也只是一个记录的载体,文学无非说书人的技巧,看书挺私人的,优劣的评定其实更多还是看客自己的事,大数据的踩和赞看看就好,说到底挺没意思的。




欢迎光临 青花鱼养殖交流论坛 (http://45.79.102.135/allcp.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